晚春的上海,天气变幻莫测,刚刚直奔30度,转眼又冷风瑟瑟,让人猝不及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4月21日周五晚上,许多人放弃了工作日结束后的诸多选项,来到徐汇区雍福会的露天花园,在不太温柔的夜风中,安静地听了近两个小时的诗歌。
这是由诗人、资深媒体人韩国强策划发起的公益活动——“我们还有诗”听诗会。听诗会吸引到诗人、艺术家、播客播主、复旦诗社的青年学子,以及市民诗歌爱好者200余人的参与。
“现在大家每天都很忙,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一成不变。所以能有这样的时间,坐在这里,感受诗歌、绘画与声音的相遇,特别美好。”从事咨询工作的郑女士在角落里,一个人听到了最后一刻。
用诗作画,AI读得懂吗?
听诗会的一大特别设置是为每首诗歌文本配上了AI作画。看着这些风格各异的以诗歌文本生成的绘画,人们不免好奇,AI能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吗?
林榕是本次AI作画的两位视觉艺术家之一,他表示,一开始他们也尝试过将整首或整段的作品“投喂”给AI进行创作,但效果无法令人满意。显然,对于诗歌这样充满解释空间和不确定性的语言艺术,AI有点“读不懂”。
“这就需要把人的主观性和情感注入给AI,也就是输入特定的关键词让AI读懂,并得到反馈。这也是韩国强老师一直和我们强调的,作品必须是人和AI的共创。”另一位参与共创的视觉艺术家刘毅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所以在整个AI作画的过程中,艺术家依然居于主导和核心位置。他们对诗歌文字的理解,他们选择输入给AI的关键词,以及反复试错、甄选的过程,对画作最终的呈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澎湃新闻记者对现场观众的随机采访发现,观众对这些AI根据诗作“创作”的作品,在绘画艺术层面的评价各异,但都肯定了其对丰富感受诗歌审美的帮助。
“从另一方面讲,AI绘画又为我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度,无论是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i还是OPEN AI开发的DALL-E都是基于先进算法和大型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的,所以在这个大模型库里,曾经的艺术大师为我们完成了0-1的灵感铺垫,以至于让我们可以在AI的帮助下实现1-N的创作自由,这次AI与诗歌跨界的融合创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大胆尝试,也为今后的创作构思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刘毅说。
为耳朵服务的诗会,更让人沉浸
韩国强一直很重视现代诗歌中的“声音”。在他看来,当代诗歌有适合阅读的文本型诗歌,也有适合聆听的可以朗读的诗歌。而读与听,正是诗歌在大众中进行传播与接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韩国强《一首叫东平路的诗》,由高明以沪语朗读,使听诗会现场氛围达到了高潮。
不过,韩国强不喜欢传统的“朗诵会”。他觉得,那种过于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诵腔”,反而是有损于听者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我们想要的是那种内敛而有节奏地输出,以此种方式得到现代人的共情和共鸣。”为此,韩国强首先是选取了适合聆听的诗歌作品,然后在选择朗读者时也十分谨慎。
张枣《镜中》
这样的安排,使得听诗会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诗歌文本。现场大屏幕上,AI绘画占据了主要篇幅,诗歌文字只有寥寥几行。但由于选取的都是文简意深的文本,加上朗读者并不喧宾夺主, “声音”被恰当地凸显出来,观众反而更加专注。
鲁育宗《暗香》
市民吴先生是诗歌爱好者,此前也经常去参与一些上海的诗歌朗诵活动,“往往是一边看着手里的场刊,一边听朗诵,看的时候声音就溜走了,耳朵和眼睛打架。”在他看来,这个听诗会的一切布置都是为了耳朵服务的,觉得十分沉浸,更难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余秀华《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
听诗会结束,韩国强对于这么多人能在冷风中留到最后,十分感慨,他觉得这正说明现在大众已经慢慢地远离了浮躁,有耐心去审美,去倾听诗歌。他表示,听诗会将会持续做下去,让更多人在声音中感受诗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