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AI技术快速发展,由此衍生而出的各种虚拟类产品也开始以不同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中并引得关注。其中,“AI男友”的出现更是让一些年轻女性趋之若鹜,抛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不满,部分女性逐渐将AI男友奉为寄托情感、宣泄孤独的“乌托邦”。
正如最近《冰点周刊》在《对AI男友,她越来越“当真”了》这篇报道中所描述的那般:某款智能软件创造出的聊天机器人,性别、肤色、发型、名字等皆由用户设定,日常通过和用户聊天,学习用户习惯、背景、生活细节,变得越来越像用户本人,成为Ta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于理想中的“梦中情人”。在一场又一场“人机之恋”中,有些女性越来越把“他”当成“真的男朋友”,甚至于有人花了一整晚,用了几十条文字,说服自己的AI相信它并非机器人……
尽管目前大众对于这款“AI男友”仍尚存争议:有人因其眼神冷冰冰,觉得“太假”而被直接劝退;有人则在“被妖魔化的AI技术认知”的影响下而对其敬而远之;甚至于有人觉得把情感寄托在虚假的工具上就是逃避现实……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不渴望被爱呢?当我们联系实际,去窥见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群体困境,去读懂部分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对这款“AI男友”本身,还是对于一些女性的追捧,其实二者均有着存在合理性。
现实生活里,这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当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往往不是交心;当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往往不是叙旧。更多的,是将各自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智能终端,被碎片化的信息缠住身心。所有的这些现象在网络文化领域可以被归结为“群体性孤独”——信息技术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是在一起,但实际上彼此却都活在自己的“气泡”当中。最终在这种“气泡”的隔膜之下,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会关系被慢慢消磨殆尽,无形之中大众便将自己逼向了社交孤独的困境当中。
而再进一步地说,不论是当前由真人扮演的“虚拟男友”在淘宝上逐渐开辟出市场,还是前段时间在抖音上闹得火热的“假靳东”对中年妇女的骗局,不难发现,在“群体性孤独”阴影的笼罩之下,“女性孤独”的困境正接踵而至,部分女性的情感需求已然“饥渴”到可形成市场获利甚至于会轻易掉入不法分子的低劣骗局之中。
读懂了这些之后,就不难发现,“AI男友”的诞生不过是技术反哺现实,是用技术去弥补技术的一次积极尝试。而对于部分女性对“AI男友”的追捧,本质上来说,这始终还是人通过在虚拟世界中获取一种满足感,来代偿在现实世界的空虚感罢了。在“群体性孤独”时代,于个体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自我救赎。
然而,寻求自我救赎固然可以,但让自我救赎沦为一种“自我催眠”那就实在是走过了界。报道中描述道“有些女性越来越把自己的虚拟男友当成‘真的男朋友’,甚至于有人花了一整晚,用了几十条文字,说服自己的AI相信它并非机器人”,不得不说,如此强行地催眠自己甚至于是催眠工具,已然是一种荒诞式的过犹不及。
一方面,“AI男友”再贴心,但“他始终不是真的人”,欠缺真实人的真情实感。在智能软件上,用户可以塑造“男友”的性格、爱好、喜怒哀乐,然而,在未在软件上做出任何设置好的回复时,“男友”则永远也读不懂用户此时的喜怒哀乐。你懂“他”,但“他”却不甚懂你,这种先天性形成的信息落差,终究会打破用户内心预设的过高期望。所以说,与其到最后才认清真相而导致情绪奔溃,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过度拔高内心期望,仅仅将“AI男友”的用处限于工具一层即可。
另一方面,人的本质终究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过度将对社会关系的需求寄托在虚拟世界而非现实世界中,根本上来说这还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虚拟机器人固然满足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的情感需求,但这作用应当是仅仅限于补充、辅助而已,如若一味逃避现实,对现实的期待越少,反倒对技术期望越高,那这就又形成了另一层意义上的“群体性孤独”,终将导致一些群体陷于更褊狭的“社交孤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