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最新一代AI模型GPT-4发布。
距离上一代ChatGPT-3.5发布还不到4个月,OpenAI的技术储备让业界再度调高了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的预期。
随着都市打工人们逐渐进入工作状态,中文互联网上关于GPT-4的讨论热度也水涨船高,甚至直接登顶微博热搜第一。
对于电商行业来说,AI技术的创新貌似并不会直接改变电商“人场货”三要素,距离商业化落地也尚有一段距离。但新技术的影响正在水面下静静传递、酝酿。改变或许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流量分发的命门
作为上一代互联网BAT三巨头之一,百度昔日的辉煌有目共睹。但如今百度的江湖地位已大不如前,人们感慨李彦宏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百度的崛起,在于它曾经掌握着中文互联网的流量入口。“百度一下”,竞价排名的模式支撑起了百度的商业化图景;搜索引擎的龙头地位,让百度能够挟流量以令诸侯。
但游戏规则在新技术的浪潮中逐渐演变,百度逐渐失去了在流量分发领域的优势。
2008年9月8日,淘宝宣布正式屏蔽百度对淘宝网的搜索服务。自此之后,用户无法通过百度搜索到关于淘宝网的内容。
这一年,淘宝占据着中国网购高达79%的市场份额,百度也牢牢掌握着内地搜索市场的大半江山。
两家的分道扬镳,也为日后中文互联网的埋下了伏笔。微信公众号的兴起构筑起私域流量的池子,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点醒了各大平台厂商。移动端APP的新形态恰好为这个趋势提供了一个载体,往后的日子里,各大APP纷纷截留住自家的优质内容,禁止百度等外部平台抓取。
这一切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技术的迭代。乔布斯把智能手机带入现代生活,再叠加3G、4G乃至5G网络的普及,百度称霸的网页端场景逐渐萎缩,移动端APP的割据状态成为主流。
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酝酿着颠覆流量分发模式的力量。
稳居行业头部的淘宝、京东或许很满意当前平台内电商流量的分发模式。
阿里妈妈每年能够服务超400万个广告主,拿下约2000亿广告规模,多年蝉联阿里巴巴内部最神秘也最能赚钱的部门,贡献着阿里集团近半营收。
但AI的光明前景在前,总会有后来者尝试挑战固化的流量分发机制。
当用户尝试在ChatGPT一类的平台咨询消费建议、购买渠道时,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电商平台的分流。
内容创作的新速度
近年来直播电商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于更简易的消费路径存在偏好。相比传统货架电商,直播间的商品品类更少,但卖点突出。这反而极大地缩短了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刺激了消费欲望。
AI同样具备着成为下一个李佳琦的潜质。
当前主流的货架电商,消费者寻找产品依赖关键字搜索。但如果想搜索一条“适合春天拍照的裙子”,返回的答案常常不尽如人意。
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AI,却能帮助用户结合当下时尚信息,考虑色彩和款式搭配,列出选购要点。
这次GPT-4的更新推出了图像输入功能,并展示出不俗的图片解读能力。用户甚至可以加入油菜花田、樱花树林等具体拍照场景,对AI提出更细致化的指示,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这对于传统电商平台和电商卖家来说,是一件效率和效益上都难以达到的事情。电商平台和KOL们可以结合时令、身材、市场风向等要素,及时推出相应春季专题,却无法做到与AI实时对话的“千人千面”。
一旦中文版ChatGPT类服务完成信用积累、建立品牌,一定会冲击现有的电商流量分发和内容输出模式,让行业迎来巨变。
百度曾经输在缺乏优质内容支撑,不得已让位于掌握优质内容的新平台。而AI技术的飞跃,昭示着一种新的可能性:自行生成海量内容,承包流量从入口到消费的全过程。
在这种预期之下,头部电商平台忧虑未来地位遭遇新技术的挑战,只能主动出击,投入资源探索相应技术。
类似的商业逻辑比比皆是。谷歌是全球搜索引擎的龙头老大,每年凭借搜索广告业务赚得盆满钵溢。
与此同时,谷歌也是入局人工智能领域最早、投入资源最多的科技巨头。但偏偏即便有了相近的技术储备,谷歌依然没有急于将类ChatGPT技术投入市场,因为新技术一定会颠覆它最赚钱的广告业务。
而在搜索行业中只能喝汤的微软,则对新技术的效能期待备至。切分谷歌的蛋糕,引发行业洗牌,对不靠搜索业务挣钱的微软来说,何乐而不为。
谷歌随即启动了红色预警,急忙推出了类似产品对阵,甚至因为新产品的调试不周,一度蒸发了千亿市值。但无论代价几何,即便新技术的开发可能颠覆自己的商业模式,谷歌也绝不会把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相似的故事,正在电商行业发生。目前,由于技术积累原因,上游厂商还在全力投入研发,一旦某家厂商取得了突破性竞争,行业变局将迅速到来。
行业变局将至
上月初,有消息称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已开放给公司内员工测试。
京东也同时宣布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将整合过往产业实践和技术积累,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旨在打造优势、高频、刚需的产业版通用ChatGPT。
根据京东目前披露的信息,相应技术的落地应用被称作“125”计划,包含了一个平台、两个领域和五个应用。
其中1个平台是指ChatJD智能人机对话平台;2个领域涵盖零售、金融;5个应用则是指内容生成、人机对话、用户意图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类五大类,预期能在客户咨询与服务、营销文案生成、商品摘要生成、电商直播、数字人、研报生成、金融分析等领域将发挥广泛价值。
以文本生成为例,京东旗下自研领域模型K-PLUG已经能够生成商品文案,并落地应用。京东平台内超过3000+品类的商品用上了AI生成的文案,累计超30亿字,关联着超过3亿元GMV。
除了头部平台即将受到技术浪潮的洗礼,商家距离ChatGPT的技术红利也并不遥远。
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语言不通的巴别塔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ChatGPT经历海量语料的投喂,有着成为人类社会百科全书的潜力。无论是主流的英语,还是更多小语种,它已经能表现出超越普通人的精通。对于文化习俗、地方俚语的掌控,更是能对现有翻译软件和普通从业者呈现出降维式打击。
ChatGPT技术已经可以显著消弭语言隔阂,极大提高文案和运营销量,并提供一个低成本联通海外消费者的管道。无论是对跨境电商商家,还是海外消费者和渠道商,这都会是一场势在必行的行业变革。
OpenAI的工程师在GPT-4的介绍视频中谈到:
“GPT-4 是世界第一款高体验、强能力的先进AI系统,我们希望很快把它推向所有人。”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已被推动,未来会发生什么,值得期待。
作者 | 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