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的创业者中,谁最懂ChatGPT,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确实当之无愧。他在2021上媒体官方演讲上,就曾经提过GPT-3是暴力美学。

根据媒体采访中对李志飞的介绍。李志飞出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语言与语音处理实验室,博士期间一直研究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离开大学后,李志飞加入谷歌 AI 团队,主导开发了包括谷歌手机版离线翻译等一系列产品。2012 年,他选择回国,在语音交互领域创业,创立出门问问。

最近,李志飞在自己的朋友圈官方回复媒体,这一回复针对的是有媒体评论出门问问在国内AI创业浪潮中的过往表现,以及对于未来上市预期。

多谢媒体老师想起出门问问,为了避免混淆视听,我第一时间出来申明几点:

1. 出门问问和我过去几年确实很沉默,因为本人厌倦了创投圈总体成王败寇的氛围,所以选择“躺平”来真正花时间在内部解决过去因为探索带来的各种包袱问题以及AI的长期商业模式问题。

2. 出门问问传统的智能硬件和ToB业务,这些业务的状况在AI公司里算是非常不错的,合理的毛利率,不追求高速增长,更多是优化各项成本费用以及最终的利润率。

3. 从2019年底,出门问问开始做现在热门的AIGC产品,成熟的产品有魔音工坊,在趋近成熟的有奇妙元、魔撰写作、言之画。AIGC的用户量和营收规模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在世界范围也只比midjourney和jasper差。

4. 至于公司运营状况和是否能上市,废话不多说,you will see!

与此同时,昨天看到极客公园发出了对于李志飞的专访。专访中李志飞分享的一些观点,真实表述了AI现状,我认为你值得关注,一下摘自极客公园文章《独家丨李志飞将在大模型领域创业,做中国的 OpenAI》。

这些观点,是目前看到国内较为完整公允的思考:

1、现在市场上流传着中美之间的差距是两年,或者不到两年。我觉得,如果现在有足够多的钱、算力、人,我们今天开始搞一个中文 ChatGPT,可以做到和它性能差不多或者差一点,这就是我们培养的一个大学生。人家的大学生现在已经 80 分了,我们培养的是 60 几分,只要努力,后面升到 80 分也越来越快了。

2、大家都知道通用 AI 大模型是一个核武器,它是有时间窗口的。人才壁垒、时间壁垒、数据壁垒、资金壁垒一旦建立起来,小的团队就没有戏了。

3、目前,美国做通用 AI 大模型的融资窗口就已经关了,除了 OpenAI 以外,好几家都有大几亿美金。除非有超级牛的人进来,否则不会再有 VC 再进去。

4、AI 大模型是一个跟数据、业务高度融合,需要动态迭代发展的一个存在,它是个 service,下面不停在变,和应用深度的融合。它远远比当年静态的事物要更加有多样性,有更多可能性。(从形态来讲,无论是浏览器,还是硬件,还是安卓 iOS,都是一个离线的东西,或者是一个静态的东西。)

5、肯定不会是一个大模型。在美国,可能 Amazon 会有一个,不管是自己做,还是收购,微软和 OpenAI 会有一个,Google 会有一个,创业公司还会有一两个。它是一个通用认知模型,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比如在金融领域做一个应用的模型。但是前提是你有了一个 60 分的大学生,才能通过勤奋努力学会搞金融。

6、(为什么通用大模型会有这么强大的潜力?)模型学会了非常底层的结构和机制。万物都是自然产生的,语言也好,生物结构也好,它一定符合某种我们目前难以解释的规律。模型经过互联网上所有的数据训练之后,它也获得了某种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

7、肯定不会是一个大模型。在美国,可能 Amazon 会有一个,不管是自己做,还是收购,微软和 OpenAI 会有一个,Google 会有一个,创业公司还会有一两个。它是一个通用认知模型,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比如在金融领域做一个应用的模型。但是前提是你有了一个 60 分的大学生,才能通过勤奋努力学会搞金融。

8、我觉得大模型的数量不会像以前互联网操作系统那样就两个,那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想象不出来通用大模型到底还能做出什么,在别的应用领域是不是能重塑各种各样的形态。比如制造业,可能也要有一个,但前提是要有通用大模型的能力。

9、(在中国)到明年 6 月,只要你能做出这个 60 分的基础大模型,哪怕市场上有 5 个,都能进入下一轮竞赛。现在要争分夺秒拿到参赛资格,想太多只会让你犹豫,觉得风险太大。如果是做垂直大模型或应用,一点都不要急,慢慢来。

10、AGI 的天花板可能是人类集体智能的一个集合。如果你把全世界每一个人具备的能力,以及特异的东西都聚合在一起,看成一个抽象统一体,这就通向集体智能。

11、我跟 Google、OpenAI、DeepMind、Meta、Amazon 的人聊,即使技术大牛都还不清楚 ChatGPT 如何拥有这种能力。但是大家能够看到很多现象。第一,用户太疯狂了;第二,美国太疯狂了,在美国知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可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都是基于大模型做的应用。

12、美国创投在 2022 年 10 月已经觉醒了,当时我在美国,有一位红杉的投资者跟我说,李志飞,你的时代到了。我说为啥?他说你知道吗?在美国,红杉所有的管理合伙人只讨论 AIGC,别的项目都不看了。

13、现在很多人把 AIGC、ChatGPT、AI 大模型搅在一起。要先理清楚这三个是不同的概念。最底层是 AI 通用大模型,上面可以做 AIGC,比如说 Midjourney 可以画画,Jasper 可以写文案等;也可以基于底层模型做对话机器人,比如基于ChatGPT。在美国,除了 OpenAI 和巨头,还有另外三、四家创业公司也都在做 AI 通用大模型,都有大几亿美金的投入。

14、今天中国缺乏大模型时代的安卓、 iOS,所以根本没法开发应用。即使中美完全畅通,以今天中国科技的发达程度,以及资本的力量,AI 大模型肯定也是一个必须的基础设施。

15、对于程序员,以后可以用自然语言沟通,提供数据,模型直接写程序。这可能就会导致计算范式产生巨大的改变,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甚至芯片本身的大部分工作,都会从程序驱动变成数据驱动。这种改变发生以后,今天还有生意的一部分企业,可能再过 10 年就没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