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乐高/文

最近很火的AI绘画,好像在画一些很新的东西。

树下帅气回眸的小狗,被画成了动作暧昧的奇怪猛男。

拍毕业照的可爱妹妹,被AI画成了人马传说。

〓 图源:微博网友“皇甫钢柱”

只需要在绘画软件上传一张照片,设定一些关键词,几秒后,你就将获得一张专属的二次创作图。

但在结果揭晓前,你很难揣测,在AI眼中,你到底是人是狗。

AI绘画,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为了搞清楚自己在AI眼里到底算个什么东西,网友纷纷披挂上阵。

父慈子孝,一直是AI擅长的绘画题材。

上一秒还是为爱犬遮风挡雨的肌肉猛男,下一秒养父直接变生父。

〓 图源:小红书用户“谢宇川川”

虽然品种有点对不上,但仍不失为一种惊喜。

在AI的撮合下,这位幸运网友收获了一位深情又不失狂野的好大儿。

〓 图源:微博用户“Z白鹿”

网友感动地表示,如果不是因为AI,他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家里的猫有多么依赖他。

这份深沉的爱少说也有一百五十斤。

虚构亲情乐此不疲,对于真正的亲情又视若罔闻。

同事满心期待地上传了亲子照,AI一连给了4个选项,都没有能理清伦理关系。

当然,AI的想象力也不是全然无迹可寻。起码,能量是守恒的。

比如这位姐妹,虽然失去了一只狗,却拥有了一双全宇宙最强有力的大腿!

〓 图源:抖音用户“清欢YO”

这届世界杯,没她可惜了。

还有网友发现,AI似乎对撒狗粮的朋友,态度都不算友好。

AI笔下的情侣照,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爱的情侣合照,化身卡通狮。

〓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ll”

捂嘴感动的新娘,变成了斜目微笑的肌肉男。

〓 图源:微博用户“小侠说”

甜蜜的亲吻画面里,无中生了一位第三者。

〓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ll”

最离谱的还是这张,麦田中浪漫追逐着的爱人,直接成了裸奔的野人。

〓 图源:微博用户“你一点都不可爱”

而AI,一边对着爱情嗤之以鼻,一边对着四菜一汤创作欲爆棚。

真的很想问一句,A老师您没有创作瓶颈吗?

〓 图源:微博用户“兔子爱战哥”

A老师说,没有。

真让人忍不住说:谢谢你,人工智障。

但全网狂欢之下,很少有人知道,看起来“智障”的AI绘画,其实早已经在艺术领域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果。

甚至可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正以AI绘画为先声,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AI绘画元年,正式到来?

不久之前,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场艺术博览会上,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作品勇夺数字艺术类别冠军。

这幅画气势恢宏、笔触细腻,颇具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风采,唯一的问题是:这幅画的绘画者,是AI。

〓《太空歌剧院》组图

同样在今年,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的AI画作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40多万美元的高价。

AI的惊艳表现使艺术圈大为震动,不少人惊呼:AI绘画元年已经到来。

在众声喧哗中,AI技术的运用在人文艺术领域大爆发。

在一些成熟的AI画作中,建筑场景的恢弘感以及人物刻画的细腻程度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画师。

〓 日本网友@tarte《失落的黄金城》

〓 @Simon_阿文《一片向日葵花海在星空下闪烁》

〓 非洲赛博朋克巫师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AI绘画似乎已经能够捕捉到艺术作品中最微妙的“氛围感”。

在这组主题词为“带有狭长走道的迷宫般老城市建筑”的作品里,破败狭长的街道笼罩在憔悴的黄昏里,向着不知名的远处无限延伸,透出几分伤怀的诗意,很难说这仅仅是色块交叠的结果。


〓 来自@Web3天空之城

这样令人惊叹的AI艺术作品,到底是如何被“画”出来的?

在AI绘画中,“提示词”十分关键。

社交软件上,无数人在交流“驯服”AI的技巧,还总结了绝不翻车的提示词:

〓 图源:小红书用户“丝丝Sisi”

当然,也有朋友很快发现,试遍了“必不翻车”的关键词,依旧过不去这个坎。

〓 图源:小红书用户“果子”

毕竟,AI绘画,真没你想得那么容易。

想让AI画一只猫,首先要让它理解什么是猫。

对人类来说,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不过,教会AI认猫,却一度难倒了全世界的AI科学家。

2012年,Google两位大名鼎鼎的AI大神吴恩达和Jef Dean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实验,他们联手使用1.6万个CPU训练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深度学习网络,目的就是让AI理解上面提到的问题:

什么是猫?

当时他们使用了来自youtube的1000万张猫脸图片, 1.6万个CPU整整训练了3天, 最终得到的模型, 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猫脸。

10年之后的今天,AI已经能够理解“中世纪铠甲骑士猫”这样的异次元生物了。

不过,AI绘画的基本原理依然没有变:通过大量学习,识别绘画中的对象以及风格。

调教出一张合格的AI画作,需要学习模型收集成千上万张图片素材再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经过反复的参数修改。

既然AI作画过程中需要引用大量的素材,那么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来了。

使用调教后的AI进行作画,算不算是对前人作品的剽窃?而当这种通过模仿得到的画风越来越逼真时,人类艺术家的创作是否会陷入被替代的危险?

在2016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研究者把CAN创作的作品混入了展区,调查问卷显示,一半以上的观众分不出来AI和人类的作品。

要知道,这些都是审美水平相当高的观众。

当AI可以乱真,艺术家的价值在哪里?

对于许多艺术家和画师来说,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临摹、练习、思考,才建立出具有个人辨识度的题材与风格,在AI面前,这些努力看起来不值一提。通过对莫奈作品的深度学习,电脑可以在1分钟内生成一张“莫奈式”的作品。

人类艺术家苦苦求索的艺术奥秘,在AI那里不过是0和1组成的字符串而已。

而且,AI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休息、不会闹脾气……

AI替代人类,已经不是一个假设,而是所有人类艺术家面临的现实难题。

艺术已死?别说的太早

比起AI导致的失业问题,有些人的忧虑更加深远:

AI会杀死艺术吗?


实际上,艺术被宣告死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照相机发明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讲过同样的话:“人只不过按了一下按钮,机器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 摄影作品《莱茵河2号》,拍卖价433万美元

照相机只需1秒钟的曝光时间,就能创作出比一切画家更逼真的影像。

当然,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绘画并没有消亡。

对于AI替代人类的忧虑,AI绘画厂商Midjourney的创始人曾经回应:

“我认为艺术家不仅仅是关于图像的产生者,艺术往往是关于故事和情感的,而AI没有故事和情感,AI创作的影像的叙事来源于使用它的人。

“贝壳皆来自大海,但海洋非造物者。美石皆来自川河,但河流非孕育者。这套系统并无创造的能力,但美可以来自其中。

“AI绘画本质如同行云,它并无任何主观的意愿。”

正如画笔之于绘画,钢琴之于音乐一样,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只是一种创造的工具,而不是创造者。它的创造潜力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就表示,他们旗下的AI绘画工具DALL-E已经吸引了118个国家的3000多名艺术家。

看来这些艺术家都深谙一个道理:当机器代替工人的时候,只有一种人不会失业——操作机器的人。

参考资料:

1.《谷歌微软争相研究AI绘画:机器想象力逼近人类,可十秒作画 》,南方都市报,2022-05-30

2.《万字整理:AI绘画突飞猛进的一年半》,虎嗅,2022-09-19

3.《趣AI | AI创作电影短片获戛纳大奖 又来抢艺术家饭碗?》,站长之家,2022-09-08

4.《专访“AI画图神器”Midjourney创始人:AI是想象力引擎、不是洪水猛兽》,Gamelook,2022-09-08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